2024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防治统计造假为重点,以统计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统计服务效能,更好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全力为促进荆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更高站位抓政治引领,持续营造统计部门良好政治生态
(一)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工作机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12次,交流研讨不少于4次,全局干部按时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责任领导:王镝;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统计工作实践,对标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从政治高度谋划推进统计工作。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加以落实。(责任领导:王镝;责任科室:办公室)
(三)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严格执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责任制,制定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局党组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体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全年党组书记在全局讲党课不少于2次,党组成员在所在支部讲党课不少于1次,支部安排讲党课不少于3次。党组会议每季度专题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并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局党组及时向省统计局、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重要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规范公务接待和外出活动。抓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责任领导:王镝;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更严要求抓防治统计造假,不断提升统计法治工作水平
(四)抓好国家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分工、时限要求,确保统计督察反馈问题如期整改落实到位。做好省统计督察迎检准备。(责任领导:李克林、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各专业科室、普查中心)
(五)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着力巩固拓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成果,依法依规办理各类统计违法问题线索,坚决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做好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的提出和移送工作。强化对各县(市)区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的指导督促,抓好常态化统计执法检查任务落实。巩固完善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督合力。抓好统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确保全市抽查单位数量不少于“四上”单位数的1%。(责任领导: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
(六)广泛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实施“八五”统计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制定落实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创新拓展普法宣传形式方法,继续推进市、县两级将统计法律法规列入党校教程,列入党委、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不懈地将普法工作贯穿于日常统计、执法检查等工作之中。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围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统计开放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和“五经普”等,组织开展统计法治集中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宣传效应,营造全社会严守统计法氛围和良好的统计生态。(责任领导:廖胜明、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综合科)
三、更大力度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切实查准市情家底
(七)扎实做好普查登记。
指导各县(市)区严格落实普查方案和各项工作要求,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扎实做好入户登记工作,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源头数据真实可信。(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八)认真开展普查数据审核验收。
严格执行“即采即报即审”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综合运用大数据、实地核查等多种方法开展审核验证。积极配合国家、省事后质量抽查,全面检验普查登记质量,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九)精心组织开发应用。
完善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机制,扎实开展专题分析研究,深入挖掘普查信息价值,充分展示普查成果,提高普查数据使用效率。安全高效做好数据处理、加工、汇总和评估,及时向社会发布普查数据公报。组织开展普查工作总结。(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单位: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四、更高标准抓常规数据生产,准确反映荆门经济社会发展
(十)切实加强名录库规范化建设。
配合推进名录库动态维护更新改革新机制落地。聚焦名录库日常维护管理,严把质量关口,定期开展数据质量监测评估。严格执行“一套表”调查单位审核认定标准,规范做好“一套表”调查单位入退库工作。(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十一)科学组织各专业统计数据生产。
按照国家、省部署安排要求,高质量组织实施农业、工业、 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消费、投资、能源、人口、社会科
技、劳动工资等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开展好各项重大专项调查和
社情民意调查,全面准确客观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方法,全面落实《荆门市统计数据质量全程管控责任图(试行)》,严格按统计工作流程生产统计数据,扎实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加强平台数据审核查询,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坚持数据质量评估会议制度,完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科学性。(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陈凯;责任科室: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十二)持续抓好数据发布解读。
进一步提高统计舆情敏锐度,加强舆情应对工作实效。稳妥做好数据发布,强化发布内容把关,积极运用媒体采访、新媒体等多种方式,精准做好经济发展成就解读,改善社会预期。做好《统计月报》《统计资料》《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统计产品编印发送工作。持续通过统计内外网、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等加强数据发布与深度解读,认真做好统计数据咨询服务。强化政务信息报送,及时向市“两办”报送各类数据信息,为市委市政府经济形势研判、完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办好第十五届荆门市“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普查中心、各专业科室、数管中心)
五、更大决心抓统计改革创新,着力提高统计服务能力水平
(十三)加快推进统计重点领域改革。
聚焦服务推进全市重大战略,统筹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创
新,巩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成果。持续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数字经济、“三新”经济、文化产业、民营经济等派生产业增加值核算工作,着力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责任科室:综合核算科、工业能源科)
(十四)加强统计专题研究。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强统计分析。以经济运行态势、波动原因、未来走势分析为主线,做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预测预警。深化拓展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消费市场、民生就业等领域研究。全年完成统计分析报告24篇以上,各类信息被省内网采用260篇以上。(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各专业科室)
(十五)紧跟决策需求开展监测评价。
积极开展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宜荆荆都市圈统计监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接续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相关发展战略统计监测工作,聚焦决策需求、紧贴发展实际,研究建立新的统计监测体系。(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黄芬芬;责任科室:各专业科室)
六、更实举措抓基层基础建设,聚力夯实统计工作根基
(十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持续推进统计数字化进程,全面提升统计工作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开展对县市区统计局安全漏洞扫描、渗透性测试和现场督办整改,提升网络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国家“一套表”新平台上线试运行。继续夯实统计信息化基础工作,高质量保障“五经普”数据采集处理,切实履行网络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责任领导:廖胜明;责任科室:数管中心)
(十七)落实基层统计工作制度。
加强实地走访和工作调研,落实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管控办法,切实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加密企业走访,组织统计人员到重点行业、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和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统计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省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增强县、乡、村基层统计力量的新途径新模式。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机构(人员)严格执行数据采集审核报送、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等制度,确保统计工作按规范流程有序推进。(责任领导: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
(十八)加快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严守数据安全底线,8月底前在“四上”企业和“四下”企业全面推行电子统计台账,推动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大个体”、个体户和城市商业综合体等调查对象建立电子统计台账。(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罗贤伟、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及各专业科室)
(十九)加强完善部门统计工作。
规范部门重要综合统计数据发布使用工作,完善部门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办法。坚持开放思维,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相关数据审核评估,进一步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责任领导:廖胜明、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综合核算科)
(二十)强化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科学统计、依法统计能力素质,突出精进业务实操,重点针对近2年新上岗的县(市)、乡统计人员分期、“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分批开展轮训。进一步优化考核办法,以年度为单位对县(市)区统计局各专业开展考核评比,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责任领导:刘建华、廖胜明、陈凯;责任科室:法规科及各专业科室)。
七、更严作风抓机关管理,全力确保机关有序高效运行
(二十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以“以实绩论英雄”选人用人导向,规范开展干部选任、职级晋升、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招录遴选工作。大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通过下派上挂、轮岗交流、跟班学习、业务培训、年轻干部下基层等多种方式,加强各层次干部培养。做好干部考核、表彰等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继续开展“我讲我的业务”“导师传带”“中青年论坛”“专题调研”“分析点评”“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等各项学习活动,落实岗位见习制,有计划地将青年干部安排在不同岗位见习,丰富业务技能,锻炼干部一岗多能,解决统计业务繁重与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着力打造一批懂政治、善业务、爱学习的高素质专业化统计队伍。(责任领导:王镝、陈凯;责任科室:办公室、法规科)
(二十二)严格规范机关管理。
持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提高机关办文办会办事质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发文和开会数量。加强保密工作,经常性开展自查、抽查。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机关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精神文明、统战、援疆、老干部、保密、档案、国家安全和驻村帮扶等工作。按照制度规定加强档案管理、信访、政务公开工作。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加强绩效管理和内控检查,严肃财经纪律,持续过好“紧日子”。统筹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注重细节,提升标准水平,全面争先创优,争创全市党政机关政绩考核先进和省局考核优胜。(责任领导:王镝;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十三)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调查研究,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局主要领导全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其中蹲点式调研不少于3次,时间不少于10天,撰写调研报告1-2篇,通过“解剖麻雀”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机关干部与实际工作结合开展基层一线调研,多渠道多形式掌握基层情况,听取企业、基层对统计工作意见建议。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严格工作督办,每月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客观公正开展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底。